北京建筑工程學院 吳俊奇 李敬宜 李 然 丁 艷 建筑內(nèi)部塑料排水管已越來越多的被推廣使用,而排水橫管內(nèi)水流量大小及出流特點與普通排水鑄鐵管是否相同,在設計上應注意哪些問題等尚需深入研究。本文主要是通過測定坐式大便器組合出流時,排水橫管內(nèi)水流至排水立管口處的瞬時高峰流量,對排水設計秒流量公式進行比較分析。 1 實驗裝置及測定方法 1) 實驗裝置 實驗裝置見圖1,排水橫管上安裝三個低水箱坐式大便器,水箱容積為12升,坐便器下水口與排水橫管垂直相連,排水橫管坡度為3.5%,為觀察水流方便管材采用透明有機玻璃管,內(nèi)徑90cm。 
2)實驗測定方法 水箱定容為12升,在排水橫管出水口處(立管)測定組合出流時,不同時間(△t=1秒)的水量,水量用重量法測定(因目前尚無合適的流量計可采用)。用秒表計時。 2 實驗結果 二個水箱、三個水箱不同組合同時出流流量測定結果分別見圖2、圖3、圖4和圖5。 

3 實驗結果分析 1)測定方法的誤差 對圖2~圖5中的曲線積分,其結果見表1,由表1可知該測定方法誤差在-1.04%——5.08%范圍,在現(xiàn)階段尚無相應測定儀器問世之前,用于小規(guī)模研究性實驗是可行的,但該方法勞動強度大,但該方法勞動強度大,需多人配合才能完成。 表1 流量測定方法的誤差組合工況 | 理論流量(升) | 積分流量(升) | 誤差 | 12升1、2水箱、同時出流 | 24 | 25.22 | 5.08% | 12升1、3水箱同時出流 | 24 | 23.75 | -1.04% | 12升、2、3水箱同時出流 | 24 | 25.05 | 4.38% | 12升、1、2、3水箱同時出流 | 36 | 37.04 | 2.89% | 2)與理論計算公式比較 目前排水設計秒流量計算公式有二個: ■用于排水不集中的建筑物 qu=0.12×a(Nu)0.5+qumax (a) a 為與建筑物性質(zhì)有關的系數(shù)。 ■用于排水較集中,持續(xù)時間較長的建筑 qu=∑qp.n0.b (b) b為同一衛(wèi)生器具同時排水百分數(shù),規(guī)范規(guī)定沖洗水箱大便器按12%計。 a、b取不同值時,2個公式的計算結果與實測結果見表2。 表2 組合出流公式計算值與實測值比較(L/S) | 組合出流工況 | | | 一個水箱出流 | 二個水箱出流 | 三個水箱出流 | | | 1 | 2 | 3 | 1+2 | 1+3 | 2+3 | 1+2+3 | a | 1.5 | 1.88 | | | 2.04 | | | 2.16 | 2.0 | 2.01 | | | 2.22 | | | 2.38 | 2.5 | 2.14 | | | 2.4 | | | 2.60 | b | 12% | 0.18 | | | 0.36 | | | 0.54 | 50% | 0.75 | | | 1.5 | | | 2.25 | 100% | 1.5 | | | 3.0 | | | 4.5 | | 實測值 | 1.43 | 1.5 | 1.74 | 2.61 | 2.11 | 2.27 | 4 | ?。?)與公式(a)比較: 在公式(a)計算結果中,當只有一個坐式大便器動作出水時,設計秒流量公式計算為1.88~2.14L/s(a=1.5~2.5),超過了一個坐式大便器的排水額定流量1.5L/S,且明顯偏大;而當2個坐式大便器組合同時出水時,設計秒流量公式計算為2.04~2.4L/S(a=1.5~2.5),實測值為2.11~2.61L/s,且相鄰二個坐式大便器動作時,流量較大,最大為2.61L/S;三個坐式大使器同時出水時,設計秒流量公式計算為2.16~2.61/s(a=1.5—2.5),實測值為4L/s。即后二種情況(組合情況)的計算結果均低于實測結果,而且三個坐式大便器同時出水時的情況偏差最大。當在確定排水橫管管徑時,前二種情況一般不會影響管徑變化,但第三種情況會使管徑的大小發(fā)生變化,根據(jù)公式計算結果管徑為DNl00,而根據(jù)實測結果管徑需洲125。如按現(xiàn)行公式計算結果確定管徑在實際使用中會出現(xiàn)排水橫管內(nèi)氣壓波動增大現(xiàn)象(排水管水力工況此處不作討論,以后會有文章論述),對排水系統(tǒng)中的水封產(chǎn)生影響。 由此可知在確定二個以上大使器的排水橫管管徑時,公式計算值與實測值偏差較大,應對公式加以修正后才能使用,對于像集體宿舍、辦公樓等公共廁所設計時,a=1.5顯然是不合適的。 (2)與公式(b)比較 公式(b)中同時排水百分數(shù)按規(guī)范規(guī)定取12%,當計算值小于一個衛(wèi)生器具額定排水量時,則取一個衛(wèi)生器具的額定排水量,由表2可知,當b=12%和50%時,公式計算流量值遠小于實測值,約為實測值的1/2。由于實測方法是測定不同組合情況同時出水,即100%動作,而當b=100%時,公式計算結果比實測結果要大,但其差異不會影響到管徑的變化。如對公式計算值加以適當修正(如修正系數(shù)η=0.9),則較好與實測值相吻合。 從實驗過程觀察也可看出,當三個坐式大便器同時出水時,排水橫管中上游的水流受下游出水影響很大,不能順暢流動,排水受阻,使上游橫管內(nèi)水流充滿度增加,形成較大壓力波動。另外當排水橫管安裝固定后,不同組合同時出流的高峰流量出現(xiàn)的時間是基本相同的,本實驗裝置為第9~10秒。 4 結論 (1)采用重量測定方法在研究性實驗中是可行的。 (2)對公式(a): ?、僖粋€衛(wèi)生器具出水時,公式計算值大于實測值; ?、诙€及三個衛(wèi)生器具組合同時出水時,公式計算值小于實測值,且三個衛(wèi)生器具同時出水時的流量已影響排水橫管管徑大小。 (3)對公式(b): ?、賐=12%、50%時,公式計算值明顯小于實測值; ②b=100%時,公式計算結果大于實測情,但不影響管徑大小的變化。 ?。?)公式(a)不適用于宿舍、辦公樓等公共廁所內(nèi)大便器排水橫管管徑的確定。而直用公式(b),如在計算中考慮水流相互干擾引入修正系數(shù)(如η=0.9),即取b=90%則公式計算值與實測值有較好的一致性。 |